1111739 何家佑
工作環境介紹
神達電腦(MiTAC)是台灣知名的科技公司,主要聚焦於伺服器、車用電子、智慧裝置等領域的研發與製造,具備強大的系統整合與硬體開發能力,在國際市場上也有一定的能見度。公司以B2B為核心業務,客戶多為大型企業,因此對產品的穩定性與客製化程度要求相當高。身為實習生,能在這樣以技術為主體、重視效能與創新的環境中學習,是很難得的機會。
辦公室設施方面,神達電腦的工作環境非很好,中午用餐也相當方便,員工餐廳提供中式、西式餐點,今年公司內也新開了7-11可供選擇,。健身房設施很齊全,下班可以直接運動,還有淋浴間,對注重健康的人來說很加分。另外,茶水間和廁所都非常乾淨整齊,茶水間還有冰箱方便員工存放食物與飲品,零食櫃也會定期補充,累的時候隨手就能補充點能量。公司的彈性工時制度也讓生活跟工作更容易平衡,早上7:30到9:30之間彈性上班,只要工作滿八小時就能準時下班,如此一來就可以避開上下班的車流尖峰。
團隊氛圍方面,同事之間相處融洽,樂於互助,當遇到不懂的地方,總能獲得耐心且具啟發性的指導,不僅解決當下問題,也幫助我理解背後的原理並培養獨立處理的能力,主管也非常親切並樂於指導,整體的工作氣氛相當良好。
工作詳述
I. 測試計劃及測試報告書撰寫:
II. 軟體測試:
III. 系統操作手冊撰寫與更新:
- Web API 撰寫與系統開發: 參與後端 Web API 的設計與開發,使用 C# 搭配 Dapper 進行資料存取與邏輯實作,確保資料傳輸正確與效能穩定。依據專案需求進行 API 測試與除錯。
- WebForm 修改與系統維護: 針對現有 WebForm 系統進行多語系、功能調整、UI 優化等,依據實際使用情境修正前端介面與後端邏輯,確保系統穩定運作並提升操作體驗。
IV. 程式撰寫:
實習期間完成之進度
在實習過程中,我逐步熟悉並完成了以下主要任務與學習目標:
I. 測試文件標準化:
II. 軟體品質確保:
III. 操作文件完善:
IV. 程式開發參與:
V. 技術能力提升:
工作當中扮演的角色
在這次實習期間,我扮演著多重角色,深入參與團隊的各項任務,並在實務中累積寶貴經驗。
身為測試執行者,我負責執行功能測試、整合測試及使用者驗收測試(UAT)等工作,透過手動測試與工具操作,確認系統功能是否符合需求規格,確保產品在交付前具備良好品質與穩定性。
除了實際執行測試,我同時負責撰寫並維護測試計劃書、測試報告及系統操作手冊,確保各階段的資訊能被準確傳遞與保存,讓團隊與使用者都能清楚掌握系統功能與操作方式。
在開發方面,我積極參與 Web API 的撰寫與既有 WebForm 系統的修改與維護,透過實作強化對系統架構與資料流程的理解。同時,我也主動運用 AI 工具輔助開發流程,例如利用 AI 協助程式撰寫與除錯、提升文件產出效率,並在多語系功能的調整中協助公司導入資源檔管理工具,大幅提升了整體翻譯與維護的效率。
身為一位實習生,我持續主動吸收新知,善用每一次與同事協作的機會,加深對專案背景與技術細節的理解,並積極參與討論與任務執行,與團隊共同推進專案進度,確保目標如期達成。
NET Core 6 WebAPI 專案架構與開發實作
實習期間,我深入瞭解公司現行使用的 .NET Core 6 WebAPI 架構,透過實際參與專案開發與維護,我逐步掌握了分層設計的概念,包含 Controller 層負責接收與回應請求、Service 層負責業務邏輯處理、Repository 層進行資料存取、以及 Domain 層定義資料模型與邏輯規則。這些層之間透過依賴注入(Dependency Injection)方式降低耦合,提升維護性與可擴充性。
我也學會了如何使用 Swagger 工具自動產出 API 文件,方便團隊成員理解並測試 API 的使用方式。在開發與測試過程中,我使用 Postman 工具進行 API 測試,檢查各項功能是否如預期運作,並能正確處理錯誤回應。此外,我也熟悉了如何將專案部署至本地及測試伺服器,並透過 appsettings.json 管理不同環境的設定,例如資料庫連線字串與第三方服務金鑰。
資料庫部分,專案採用了 Oracle SQL 作為後端資料庫,我搭配 Dapper 作為 ORM 工具,進行資料查詢與對應資料模型的設計與撰寫,並學習撰寫複雜查詢語句與效能優化方式。
WebAPI撰寫
使用Postman進行API測試
WebForm 系統多語系&UI優化
實習期間,我參與了多個以 ASP.NET WebForm 為基礎的系統維護與改版專案。根據公司需求,我負責將既有系統導入多語系功能,包括在原有語系基礎上擴充,或針對完全未支援多語系的系統進行全新開發。除了多語系功能,我也依照公司最新的 UI 設計規範,對舊系統進行介面更新與調整,使整體操作體驗更加一致、現代化,並兼顧使用者便利性與視覺美觀。
在實際開發過程中,我發現過往建立與維護多語系資源檔的流程效率低落,因此主動尋求改進方案。透過詢問 AI 工具,我引入了 ResX Manager 以及快速建立本機資源檔的方法,大幅簡化多語系作業流程。經過改進後,原本需約十個工作天的多語系開發作業,現在只需兩個工作天即可完成整個系統的語系建置。同時,我將此流程整理成使用手冊,提供團隊成員參考,確保整體開發流程能被延續並維護品質。
在開發過程中,我不僅撰寫與修改程式碼,也負責測試與除錯,並使用 SonarQube 進行程式碼品質檢測,確保程式符合統一規範、維護性高且易於後續擴充。此外,我也學習了與資料庫的互動方式,包括查詢多語系相關資料與維護資料一致性,確保前端顯示的內容能正確對應後端資料。
這段經驗不僅讓我熟悉 WebForm 系統的架構與開發流程,也強化了我在多語系功能、UI 改版、效率改善與程式碼品質管理等方面的實務能力。透過實作與團隊協作,我逐步建立了完整的開發思維,並學會如何將技術知識與工作流程相結合,提升專案效率與整體品質,為公司舊系統的更新與功能優化做出實質貢獻。
系統多語系&UI優化範例
SonarQube掃描結果範例
PLM 系統(產品生命週期管理)流程理解
在 PLM 系統(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)的學習中,我透過實際操作與文件閱讀,熟悉了公司內部的專案作業流程。從專案啟動、需求收集、設計開發、測試驗證,到後續的變更管理與版本發布,每一個階段都有明確的流程與審核機制。系統中不同角色(如專案經理、開發人員、測試人員)依據各自職責進行操作與資料更新,形成一套完整且可追蹤的作業模式。
我也觀察到 PLM 系統如何協助跨部門進行協作與資訊共享,透過權限控管與階段性文件管理,確保所有參與人員皆能掌握最新的專案狀態與版本內容,進而提升整體效率與品質控管能力。
Copilot Studio 聊天機器人建置與知識整合
在數位轉型的背景下,我嘗試學習建置一套企業內部的技術支援聊天機器人,使用 Microsoft 的 Copilot Studio 平台進行設計與訓練。這套聊天機器人專門用來回應與公司產品相關的技術問題,並提供使用者快速獲得解答的管道。
我學會如何建立與管理 Bot 的回應邏輯,包含意圖辨識、條件判斷與多輪對話流程的設計。此外,我也整合了多種資料來源,包括內部 FAQ 文件、PDF 手冊與公司網站內容,將其轉化為機器人可讀取的知識庫。
ChatBot對話範例
Power Automate 自動化流程設計與測試簽核整合
在參與 PLM 系統測試的過程中,我觀察到測試人員在執行流程驗證時,經常需要手動切換不同角色帳號來進行簽核操作,這不僅耗時,也容易出現操作遺漏或錯誤,造成測試效率低落。為了解決這個問題,因公司有提供學習資源,我主動額外學習來導入 Power Automate 設計自動化簽核流程,成功簡化原本繁瑣的測試步驟。
我針對 PLM 系統的測試環境設計了一套流程,當某個簽核條件達成後,Power Automate 便會自動模擬對應角色的簽核行為,依照順序完成簽核流程,無需人工登入切換帳號。透過這種方式,我能快速模擬多角色簽核場景,大幅提升測試效率。
這項應用不僅讓 PLM 測試作業更加流暢,也展現了 Power Automate 在實際業務流程中的靈活性與實用性。透過這次實作,我更深刻理解了如何運用自動化工具來解決實際問題,並且具備設計、串接與優化自動流程的能力,為日後導入更完整的測試自動化架構奠定基礎。
測試自動化流程
自我評估及心得感想
在神達電腦的實習過程中,我一開始主要負責學習與撰寫 Web API。剛開始接觸時,學習進度算是蠻快的,但隨著深入了解公司實際的程式架構,像是 依賴注入(Dependency Injection) 這類較進階的技術出現後,我才發現企業端的開發遠比學校教的複雜許多。這是我第一次接觸完整的企業程式碼,也因此深刻體會到學校所學只是基本功,要在職場中真正站穩腳步,還需要不斷磨練與提升。透過實習,我也首次接觸到開發規範,學會在團隊合作中遵守既定標準的重要性,這對協作與維護都非常關鍵。
在隨著實習進展,我逐步熟悉了專案流程。在參與 WebForm 系統的多語系開發時,我發現既有的建立流程繁瑣且效率低落。但我沒有只是被動地接受任務,而是主動思考如何提升效率,在研究後引入了 ResX Manager 並找到了自動建立本機資源檔的方法。這個嘗試非常成功,成功將原本預估需要十個工作天的流程,大幅縮短到兩天內即可完成。這個經驗讓我意識到,實習生的價值不僅是完成任務,更是能主動為團隊的流程帶來優化。
在實務操作中,我也逐漸了解到許多開發需要注意的細節。例如,應該更加逐步理解程式碼脈絡與執行順序,當程式出現問題時,不應過度糾結於單一點,而是重新檢視整體流程;在工作上,若想嘗試新的方法,也需要先設定止損點,避免因新方法失敗而耽誤整體進度。結合以上讓我意識到時間管理的重要性,過多耗費在非重點或瑣碎細節上,可能會拉低整體效率,即便原本效率不錯也會受到影響。
除了開發工作,我也多次參與 PLM 系統的測試,撰寫測試報告與使用者手冊。這讓我體會到,從使用者角度撰寫文件並不容易,需要換位思考,才能真正提供有價值的參考。同時,我觀察到許多測試流程需要手動切換帳號進行簽核,不僅耗時也容易出錯。因此,我主動利用 Power Automate建立自動化程序,使測試與操作更加高效。這讓我體會到,主動將所學應用於解決團隊的實際痛點,能帶來巨大的價值。
這段實習經驗讓我在專業技能、專案流程理解、開發效率、程式碼思維、時間管理等方面都獲得實務鍛鍊,也清楚看見自身的不足與待加強之處,。但我最大的收穫,是心態上的轉變:我學會了不僅是被動地完成被交辦的任務,主動去『發現問題、尋找工具、並解決問題』是非常重要的。
我真心覺得神達是一個很好的實習環境,不僅提供實作機會,也會給予學習與思考的空間,鼓勵我主動尋找更有效率的方法、改善工作流程,並將創新想法應用於實務,也讓我學會如何在團隊中成長、協作與主動貢獻。